报告名称:数学模型助力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
报告时间:4月13日 下午3:00-5:00
参加方式:欢迎感兴趣的学者点击链接加入腾讯会议:
https://meeting.tencent.com/s/5fAQ6Hid8161
会议 ID:140 841 047
报告摘要:
新世纪新发重大传染病(如2003年的SARS,2009年的A/H1N1流感、2012年的MERS)不断的涌现、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社会正常生活、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如何基于少量的、实时更新的数据来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早期快速的预测,特别是预测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感染率、病死率,疫情什么时候到达高峰(拐点),最终感染规模如何,什么样的防控措施最有效等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在助力早期COVID-19疫情的预测、预警和风险分析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报告第一部分(肖燕妮):以新冠病毒为例简单介绍其传播机理和不断加强的防控措施。介绍经典的传染病模型构建、新冠模型的建立以及各种防控措施的数学刻画。描述传播风险的基本再生数和有效再生数的定义和估计方法(基于模型方法、似然函数法)、传染病传播的流行学指标。
报告第二部分(唐三一):分阶段对COVID-19疫情传播风险、预测预警、防控策略有效性和时效性、复工复产、输入病例与二次爆发风险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主要介绍如何基于疫情不同阶段的实际问题和多源数据,量化防控措施的动态变化提出动力学模型(连续的、离散的、随机的或网络模型),分析多源疫情数据和人口流动大数据,估计系统参数,从而甄别影响传染病传播与控制的关键因素、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为提高新发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和决策者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报告人简介:
肖燕妮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据和问题驱动的传染病动力学的研究。从2000年起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联合进行艾滋病建模与分析的研究,参与完成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领域的建模研究。目前正在参与“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领域的研究。与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完成了医院感染动力学的研究。受国家自然基金委天元基金的资助,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承办全国 “生物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2008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至今任中国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唐三一 陕西师范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03年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在英国Warwick大学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此后先后到加拿大、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知名大学从事合作研究或作大会特邀报告,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与传染病防控中问题驱动的数学理论与大数据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建模思想,发展了新的理论分析技巧、模型辨识和数值研究方法。发表SCI论文120多篇,被SCI杂志引用超过3000次。完成或主持数理、信息、医学等不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4项面上和1项中美生物医学国际合作),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二参与人),研究成果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多次应邀出席生物数学国际大会并作大会特邀报告,2018年获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